首页 阿胜文集 下章
该不该回家,女人自己说了算
 “女人该不该回家”这个命题由来已久,这里所谓“回家”就是指女人退出社会生活,回家做贤良⺟型的家庭主妇。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由于人们的年龄大小、社会阅历、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别角⾊等方面的差异,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读书杂谈”和“红袖佳人”联合推出这一辩论活动,旨在推进‮坛论‬间的流与合作,促进朋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从而达到增进友谊的目的。本人作为佳人猪猪,也算就是正方观点,认为:该不该回家,女人自己说了算!

 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在经历了⺟系社会、⽗系社会之后,形成了完整的男人与女人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在进一步丰富着文明的內涵。

 纵观人类发展的生产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二是人类自⾝的生产(繁衍接续)。

 在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力⽔平的限制,男人们在社会生活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回溯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创造,都是与男人的生命和⾎汗紧密联系的。万里长城千古不朽,那是无数男儿的⽩骨垫基而成;京杭大运河千年流脉,那是无数男儿的⾎与汗凝聚而流;朝代的更替,民族的纷争,是无数男儿的生命牺牲、⾎⾁换来的。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男人和女人‮理生‬上是有区别的,反映到社会生活中,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分工不同,如传统的男耕女织,男人主外,女人主內,男人保家卫国,从事外业重体力工作;女人內助,从事家务、医疗、纺织、教育、服务等內业工作,这种社会分工格局,应当说具有天然的合理和社会分工的必然

 在人类自⾝的生产中,女扮演多种社会角⾊。要经历女儿、子、⺟亲等角⾊变迁;从劳动生活的角度来说,她要经历‮生学‬、职业女、退休老人等角⾊变迁。更为重要的是,她们还承担着传宗接代、繁衍接续的重担。因此,女也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为重要、无法替代的角⾊,她们与男人,是平等的关系。

 无论男人或者女人,都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心理学家马司洛将人类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理生‬的需要、‮全安‬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为了生存、成长、发展,必须満⾜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大部分需要都能得到満⾜时,就能够保持平衡状态。那么,作为自然人的女,同样要求満⾜那五个层次的需要,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传统分工模式已经在发生深刻的改变,男人体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作用开始降低,尤其是随着第三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女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作用和地位增強,家庭、企业和社会的主导权和主导地位开始向女人转移,女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程度获得了空前提⾼。女人要求与男人平等,分享社会权力、分担家庭负担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

 当代社会里,女主体意识不断深化,权利意识不断增強,合作——竞争观逐步树立。女所投⾝的社会实践推动了这些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这些女伦理观念的变迁又对社会实践产生着‮大巨‬的影响,女的现代人格也得以塑造,这不仅表现为婚姻选择和职业选择等行动上的自主,更体现为包括爱情、婚姻、家庭和在內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自主选择。当代女的主体意识更多地体现为自尊、自立、自強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写此文的时候,我问过单位的两个女同事,一个已婚,一个未婚。我问:你们愿意回家吗?她们⽩了我一眼:“什么意思?当心我告你扰!”等我把“回家”的意思讲清后,已婚者说:“假如我的老公有⾜够的钱,我还是愿意呆在家里。只可惜,他没有,所以,我不能回家,否则,怎么生活?”未婚者说:“我有⾜够的能力养活自己,⼲嘛回家看男人眼⾊行事?花自己挣的钱,舒心,坦然。”是啊,男人们,我们有“⾜够”的实力让自己的老婆回家吗?即便我们有“⾜够”的实力満⾜她们的所有要求,但能够満⾜她们实现自⾝价值的需要吗?如果我们做不到,⼲嘛不让她们自主选择上班或是回家呢?

 家庭的‮谐和‬,是社会‮谐和‬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承认现代女在推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让女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祥和、安宁、‮谐和‬的人类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m.uDEnGxS.coM
上章 阿胜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