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的庭院
几场舂雨飘然而至,润泽着

台上早已⼲涸的花盆,看似枯萎的光秃秃的葡萄枝上,便萌发出几许新绿,经过几⽇

光照

,叶片就渐渐舒展开来,然后长成翠绿的阔叶,长成卷曲的藤蔓。泡上一杯浓郁的花茶,透过茶的香甜,透过升腾的茶雾,透过葡萄卷曲的藤蔓,记忆中残留的那座长満葡萄的古老庭院,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面前。
离开我出生的那座庭院时,我只有三岁,于我的记忆深处,庭院只是一个初略的轮廓。后来,我一直在⺟亲如梦如幻的叙述中,置⾝于那座长満葡萄的幽深庭院。我仿佛穿着⺟亲亲手做的精致的布鞋,踏进长満青苔的石阶,轻轻扣打精雕着花鸟虫鱼的木窗,油漆斑驳的朱门,在

润的、夹杂着兰草香的空气中缓慢地打开,影壁墙瓦脊间的飞檐和⾼⾼的马头墙,在我的脑海定格成一幅画卷。行走在落叶満地的庭院里,脚步发出轻微的响声,惊醒了时光深处昏睡的鸟儿,鸟们便在一丝忙

中扑腾腾地飞走,轻柔的羽翅划过天空,留下美丽的弧线,庭院上空

漾低回着朝雾缥缈朦胧的回声…
记忆中的庭院,其实是一位大地主的庄园,据说是祖⽗“土改”时分的。我三岁那年,由于铁路正好穿院而过,为服从家国重点建设,于是便搬了出来,后来人们习惯叫那座庭院为“老院子”
⺟亲讲,庭院四周种了许多兰草,间或有一两株腊梅,而让人钟爱的,却是一株有二十年树龄的葡萄树。夏天的夜晚,总会有不期而至的雨,搅

庭院的幽静,细碎的雨滴,不停地飘洒在葡萄叶和果实间,葡萄在灯光的照

下,便晶莹剔透,分外

人,而葡萄叶则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相拥而眠。此时,庭院的幽深、山村的静寂、人与自然的谐和,都渐渐溶解在庭院⽔波溢漾的细纹里。
屋內,残灯如⾖,清慡的风,透过古朴的窗,吹来淡淡的花草香气,雕花的桌椅边,我如一个弱小的精灵,轻偎在⺟亲怀里,⺟亲便开始用她那柔和的语音,给我们讲述牛郞织女的故事。已经不记得故事的情节是否与我后来知道的故事情节一致,但是,躲在葡萄架下听牛郞织女绵绵情话的细节我却记了下来。我终是没能等到七夕去葡萄架下听牛郞织女的情话,因为那年初秋我们就搬家了。
也许人都是恋旧的,后来我无数次去过庭院的废墟,想找回星星点点的回忆,除了残存的瓦片、裸露的基石,便只有那口被深埋地下的古井流出的清泉了。
深深的庭院,早已消失得让我无处触摸,也无从触摸,就像我人生驿站里曾经昙花一现的某个人或某件事。我不明⽩自己何以会对那座早已不复存在的宅子留如此浓烈的记忆,以至于无法走出它对我心灵的牵盼和羁绊。
庭院的存在与消失,对于我并无多大实质

的意义,也不会影响我今天和将来的生活,只是,在记起它、忆起它的时候,于心底会滋生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情绪,使自己在劳碌奔波的间隙,少了一份失落与寂寥,多了一份慰藉与回忆。
m.uDE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