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汉代推算住宅吉凶的骗人法术,即所“图宅木”宣扬“宅有五音,姓有五声”住宅的方位必须与主人的姓氏所属的五音相宜,即符合五行相生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富贵昌盛”否则宅主就会遭到“甲乙之神”的惩罚,“疾病死亡,犯罪遇祸”
本篇针对这种信法术提出了责问和批判。王充明确指出,“事理有曲直,罪法有轻重”人的吉凶祸福与这种
信法术毫不相⼲。
【原文】
74·1图宅术曰:“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宮、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则疾病死亡,犯罪遇祸。”
【注释】
图宅术:指专讲推算住宅吉凶的书籍。《汉书·艺文志·形法》有《宮宅地形》二十卷。这大概就是王充所指的“图宅术”之类的书。八术:一种推算住宅吉凶的方术,可能与住宅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有关。
六甲:古代把十天⼲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得六十组,叫做六十甲子,作为纪⽇的符号。“六甲”是指其中的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这里泛指六十甲子。宮、商:五音中的两个音。这里泛指五音。宮、商殊别:指各个住宅所宜的五音就区别幵来了。
五音:参见38·2注。宅有五音:推算住宅吉凶的人,用五音来配合住宅的方位,即角东、徵南、宮中、商西、羽北。
姓有五声:《⽩虎通德论·论姓》:“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人含五常而生。正声有五,宮、商、角、徵、羽,转而相杂,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异气,殊音悉备,故姓有百也。”推算住宅吉凶的人,把人们的姓氏与五音相配,如钱属商,田属徵,冯属羽,孔属角,洪属宮等。宅不宜其姓:推算住宅吉凶的人,利用五行相生(金生⽔,⽔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克火,火克金)的观点,把住宅的方位、戸主的姓氏、五音、五行等毫不相⼲的东西凑合在一起,用来占卜吉凶。如有一住宅方位在东,与五音相配属角,与五行相配属木,那么姓田的人住在这所住宅里就被说成是吉利的。因为田属徵音,徵属火,而木能生火。这叫宅宜其姓。如果姓洪的人去住则不吉利,因为洪属宮音,宮属土,而木能克土。这就叫宅不宜其姓。下句“姓与宅相贼”道理同此。
【译文】
图宅术说:“选择住宅有八术,按六十甲子来推算和排列,住宅的次序排定了,它有关甲子的名称也就确定了,与住宅相关的五音也就区别幵了。住宅的方位与五音有关,宅主的姓氏与五音也有关。住宅方位与主人的姓氏不适宜,姓氏与住宅方位相伤害,那么宅主就会疾病死亡,犯罪遇祸。”
【原文】
74·2诘曰:夫人之在天地之间也,万物之贵者耳。其有宅也,犹鸟之有巢,兽之有⽳也。谓宅有甲乙,巢⽳复有甲乙乎?甲乙之神,独在民家,不在鸟兽何?夫人之有宅,犹有田也,以田饮食,以宅居处。民人所重,莫食最急,先田后宅,田重于宅也。田间阡陌,可以制八术,比土为田,可以数甲乙。甲乙之术,独施于宅,不设于田,何也?
【注释】
诘(jié杰):追问,责问。
甲乙:指按甲子排列顺序。
甲乙之神:参见65·7注。
【译文】
责问说:人在天地之间,不过是万物中最尊贵的罢了。人有住宅,如同鸟有窝,兽有⽳一样。说住宅有甲乙的排列顺序,鸟窝兽⽳也有甲乙的排列顺序吗?甲乙之神,为什么只存在于民宅而不存在于鸟窝兽⽳呢?人有住宅,就同有田一样,靠田获得食物,靠住宅来居住。老百姓所看重的,没有比饮食更迫切的了,所以先治田后修住宅,田比住宅更重要。田间的小路纵横错,可以
据它来制定八术,耕地相连成片,可以推算甲乙顺序了。推算甲乙顺序的方术,唯独施行于住宅,而不施行于田,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
74·3府廷之內,吏舍比属,吏舍之形制,何殊于宅?吏之居处,何异于民?不以甲乙第舍,独以甲乙数宅,何也?民间之宅,与乡、亭比屋相属,接界相连。不幷数乡、亭,独第民家。甲乙之神,何以立独于民家也?数宅之术,行市亭,数巷街以第甲乙。⼊市门曲折,亦有巷街。人昼夜居家,朝夕坐市,其实一也,市肆戸何以不第甲乙?州、郡列居,县、邑杂处,与街巷民家何以异?州郡县邑,何以不数甲乙也?
【注释】
乡、亭:汉代乡村的地方行政单位。一百戸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书·百官表》:“大率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行”字上应有“亦当”二字。下文“五行之家数⽇亦当以甲乙”与此文法同。市:汉代城市里的商业区。亭:这里是指设于“市”內的一座楼房,又叫“旗亭”是管理“市”的官吏办公的地方。这里市亭泛指商业区。
朝夕坐市:《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州:汉代的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本州所属各郡的监察工作。郡:汉代的行政区,每郡统辖若⼲县。这里的州郡和下句的县邑都是指官府而言。
县、邑:郡以下的行政区。
【译文】
官府里面,官吏的住宅一间连一间,官吏住宅的形状结构,与百姓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官吏居住的地方,与老百姓有什么不同呢?不用甲乙顺序来排列官吏住宅,却唯独用甲乙顺序来推算老百姓的住宅,这是为什么呢?民间的住宅,与乡亭的房屋一所挨着一所,接界连成一片。不把乡、亭也按甲乙顺序排列,却唯独排列老百姓的住宅。甲乙之神,为什么偏偏只存于老百姓家呢?推算住宅的方术,也应该施行于市亭,推算巷街以排列甲乙顺序。进⼊市门曲折曼回,也有大街小巷,人昼夜在家中居住,早晚在市上做事,其实是一样的,做买卖的人家为什么不按甲乙顺序排列呢?州、郡的官府排列相居,县、邑的衙门混杂相处,与大街小巷中老百姓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州郡县邑的官府,为什么不按甲乙顺序推算呢?
【原文】
74·4天地幵辟有甲乙琊?后王乃有甲乙?如天地幵辟本有甲乙,则上古之时,巢居⽳处,无屋宅之居、街巷之制,甲乙之神皆何在?数宅既以甲乙,五行之家数⽇亦当以甲乙。甲乙有支⼲,支⼲有加时。支⼲加时,专比者吉,相贼者凶。当其不举也,未必加忧支辱也。
【注释】
五行之家:指五行家。数⽇亦当以甲乙:意思是推算⽇子也应该用天⼲地支来定吉凶。支⼲:地支、天⼲。《⽩虎通德率·姓名》:“甲乙者,⼲也。子丑者,枝也。”术家于支⼲上下生克以求⽇之吉凶,所以说数⽇以甲乙,甲乙有支⼲。
专比:按照五行家的说法,⼲支分别与五行相配,“专比”指天⼲和地支上下相生之⽇。例如“甲午”甲属木,午属火,木生火,是上生下之⽇。“壬申”壬属⽔,申属金,金生⽔,是下生上之⽇。
相贼:指天⼲地支上下相克。例如“己亥”己属土,亥属⽔,土克⽔,是上克下之⽇。“甲申”甲属木,申属金,金克木,是下克上之⽇。
支:疑涉上下支⼲而衍,当删。
【译文】
天地幵避之时就有了甲乙呢?还是后代才有甲乙呢?候如天地幵避之时原本就有甲乙,那么上古时代,人类巢居⽳处,没有房屋居住、街巷构成,甲乙之神都在哪里去了呢?推算住宅吉凶既然用甲乙,那么五行之家推算⽇子也应当用甲乙来定吉凶。推算⽇子的甲乙是用天⼲地支相配,天⼲地支又用在时辰上。天⼲地支用在时辰上,天⼲地支上下相生之⽇就是吉⽇;相克之⽇就是凶⽇。如果正遇上人们没有办事情,那么未必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原文】
74·5事理有曲直,罪法有轻重,上官平心原其狱状,未有支⼲吉凶之验,而有事理曲直之效,为支⼲者何以对此?武王以甲子⽇战胜,纣以甲子⽇战负,二家俱期,两军相当,旗帜相望,俱用一⽇,或存或亡。且甲与子专比,昧慡时加寅,寅与甲乙不相贼,武王终以破纣,何也?
【注释】
武王以甲子⽇战胜:据《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率兵伐纣,是在甲子⽇天刚亮时到达殷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近郊的。与殷战,大克之。
甲与子专比:甲属木,子属⽔,⽔生木,所以说甲子⽇是专比的吉⽇。昧慡:天刚亮。寅: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寅时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乙:据文意当作“子”甲子为纣亡之⽇,寅为纣亡之时,若作“甲乙”则无义。寅亦属木,所以与“甲子”不相克。
【译文】
事理有曲有直,罪法有轻有重,长官本着公正的态度审核罪状,没有用⼲支来推断吉凶的应验,却有判明事理曲直的效果,利用⼲支推断吉凶的人怎样解释这种情况呢?周武王在甲子⽇取得战争胜利,殷纣王却在甲子⽇战败,双方同时,两军相遇,旗帜相望,都在同一天,有的胜利而有的败亡。况且甲与子相生,天刚亮时属寅时,寅与甲子不相克,武王终于在甲子⽇寅时打败纣王,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
74·6⽇,火也,在天为⽇,在地为火。何以验之?燧鄉⽇,火从天来。由此言之,火,⽇气也。⽇有甲乙,火无甲乙何?⽇十而辰十二,⽇辰相配,故甲与子连。所谓⽇十者,何等也?端端之⽇有十琊?而将一有十名也?如端端之⽇有十,甲乙是其名,何以不从言甲乙,必言子丑何?
【注释】
燧:古代向⽇取火用的凹面铜镜。鄉:通“向(■)”对着。
⽇:这里指⽇子。
火无甲乙:王充利用“⽇”字有“太”和“⽇子”两种词义的特点,在前面论述了⽇(作为“太
”)就是火,后面又通过形式逻辑推理质问:既然⽇(作为“⽇子”)有甲乙等名称,为什么火没有甲乙等名称呢?
⽇十:指以天⼲地支相配来纪⽇,天⼲从甲到癸,每一轮回为十⽇。辰:时辰。辰十二:指以地支来纪时辰,从子时幵始到亥时止,一昼夜有十二个时辰。《淮南子·天文训》:“五音六律,音自倍而为⽇,律自倍而为辰,故⽇十而辰十二。”
端:通“团”圆。⽇:这里王充又据“⽇”作为“太
”的词义进行反驳。从(從):疑当为“徒”形近而误。
【译文】
太就是火,在天上是太
,在地上是火。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用
燧对着太
,火就从天上取下来。由此说来,火就是⽇气。⽇子有甲乙等名称,为什么火没有甲乙等名称呢?⽇子有十个名称而时辰有十二个名称,⽇子与时辰相配,所以甲与子等名称就相连接。所谓⽇有十个名称,指的是什么呢?是圆圆的太
有十个呢?还是一个太
有十个名称呢?如果圆圆的太
有十个,甲乙等是它的名称,为什么不只是称为甲⽇、乙⽇等,而必须提到子、丑等名称呢?
【原文】
74·7⽇廷图甲乙有位,子丑亦有处,各有部署,列布五方,若王者营卫,常居不动。今端端之⽇中行,旦出东方,夕⼊西方,行而不已,与⽇廷异,何谓甲乙为⽇之名乎?术家更说:“⽇甲乙者,自天地神也,⽇更用事,自用甲乙胜负为吉凶,非端端之⽇名也。”
【注释】
⽇廷图:估计是古代占卜时⽇吉凶用的,同“栻”类似的一种图,上面分方位列有⼲支、五行及二十八宿等名目。
术家:指推算住宅吉凶的人。
【译文】
⽇廷图上甲乙等有位置,子丑等也有位置,各有部署,排列分布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就像人间的君王四周的护卫一样,所处的位置没有变动。现在圆圆的太在天上运行,清晨出于东方,傍晚落于西方,运行不止,与⽇廷图上的太
不一样,为什么说甲乙等是太
的名称呢?术家又会说:“称呼⽇子用甲乙等名称,甲乙等本⾝就是天上的神,它们每天轮流主事,自⾝按照天⼲和五行相配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显示吉凶,幷不是圆圆的太
的名称。”
【原文】
74·8夫如是,于五行之象徒当用甲乙决吉凶而已,何为言加时乎?
案加时者,端端之⽇加也。端端之⽇安得胜负?
【注释】
象:据文意当为“家”形近而误。
端端之⽇加也:意思是,时辰是据“端端之⽇”从早到晚在天空中的不同方位确定的,所以加时,就不能不与“端端之⽇”有联系。
【译文】
如此说来,对于五行之家只须用甲乙等来推断吉凶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说那些把⼲支用在时辰上的话呢?考察⼲支用在时辰上的原因,是据圆圆的太
的不同方位而用的。圆圆的太
怎么会相生相克呢?
【原文】
74·9五音之家,用口调姓、名及字,用姓定其名,用名正其字。
口有张歙,声有外內,以定五音宮、商之实。夫人之有姓者,用禀于天。天得五行之气为姓琊?以口张歙声外內为姓也?如以本所禀于天者为姓,若五⾕万物禀气矣,何故用张口歙、声內外定正之乎?
【注释】
五音之家:指利用五音相配宣扬噤忌的人。
字:表字,别名。
歙(xī西):合。
外內:指古代音韵学据发音时口⾆的动作所区分的外音和內音。发內音较难,发外音较易。內外是指韵⺟的洪细而言。例如,“乃”字,一等字,洪音,属內音;“而”字,三等字,细音,属外音。
宮商:泛指五音中的某一个音。《汉志·五行家》有《五音定名》十五卷。用禀于天:《⽩虎通德论·姓名》:“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天:据文意当作“人”
张口歙:据上面文例应作“口张歙”
【译文】
五音之家,据发音来使姓、名、字协调而不出现相克的情况,
据姓的发音来确定名,又
据名的发音制定表字。发音时口有幵合,声音分外音和內音,
据口的幵合和音的內外来确定某个属于五音中的某个音。人之所以有姓,是由于承受了自然之气。人是以获得五行之气来定姓呢?还是以口的幵合、音的內外来定姓呢?如果是
据原来从自然承受的气来定姓,就像五⾕万物承受自然之气一样了,为什么要用口的幵合、音的內外来制定姓呢?
【原文】
74·10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呑薏苡而生,则姓苡氏;商呑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氏。其立名也,以信、以义、以像、以假、以类。以生名为信,若鲁公子友生,文在其手曰“友”也。以德名为义,若文王为昌、武王为发也。以类名为像,若孔子名丘也。取于物为假,若宋公名杵臼也(11)。取于⽗为类(12),有似类于⽗也。其立字也,展名取同义,名赐字子贡(13),名予字于我(14)。其立姓则以本所生,置名则以信、义、像、假、类,字则展名取同义,不用口张歙外內(15)。调宮商之义为五音术(16),何据见而用?
【注释】
夏:这里指夏朝的第一个君王禹。薏苡:参见15·1注。
姓:古代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最初,以人所生为姓。相传舜⺟居姚墟生舜,乃姓姚,禹⺟呑薏苡而生禹,乃姓苡。其后,有由天子所赐得姓者,如尧赐契姓姬;有以国号为姓者,如鲁、宋;有以官爵为姓者,如王、侯;有以事为姓者,如卜、陶;有以所居地为姓者,如西门、南郭。氏:姓的支系。
商:这里指商的始祖契(xiè谢)。燕子:燕卵。
周:这里指周的始祖弃。
王充在本书《奇怪篇》中曾批判过关于禹、契和后稷(弃)出生的神话,认为它们也许是后人据三家的姓氏凭空制造出来的“怪说”这里加以引用,是为了驳斥五音之家“用口调姓、名及字”的谬论。
信:表记,特征。
公子友:参见54·8注。
文:同“纹”纹理。鲁公子友生下来时手纹有“友”字。故取名为“友”事见《左传·闵公二年》。王充在本书《自然篇》中驳斥过这种说法。
文王:周文王姬昌。昌,昌盛。武王:周武王姬发。发,发达。
丘:丘陵。孔子名丘:传说孔子头部中间低,四边⾼,像丘陵,故取名为“丘”《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曰丘,字仲尼。”
(11)宋公:指宋昭公,舂秋时宋国君,公元前619~前611年在位。杵臼(chǔjiù楚旧):舂(chōng充)米的木杵和石臼。见《左传·文公十六年传》。
(12)取决于⽗为类:据类似⽗亲之处来取名叫“类”例如儿子和⽗亲同⽇生,儿子就取名叫“同”若鲁庄公与桓公同⽇生,故名之曰同。
(13)赐:端木赐,字子贡。名赐字子贡:王充认为由于“贡”和“赐”是同义词,所以端木赐要取这样的字。《⽩虎通德论·姓名》:“或旁其名为之字者,闻名即名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14)予:宰予,字子我。予与子我同义。《⽩虎通德论·号》:“予亦我也。”
(15)据上文“外”字上脫“声”字。
(16)五音术:指上面所讲的用五音定姓名的一套方法。
【译文】
古时候,据人的出生来赐姓,是
据他出生的情况来给他赐姓。例如夏禹是由于他⺟亲吃了薏苡孕怀而生的。就姓苡;契是由于他⺟亲吃了燕卵孕怀而生的,他的姓就为子;弃是由于他⺟亲踩了巨人的脚印孕怀而生的,他的姓就为姬。取名是
据信、义、像、假、类这几种情况来取的。
据出生时的特征来取名这叫“信”如鲁公子友生下来的时候,手纹有“友”字所以取名叫友。
据德行来取名这叫“义”像周文王取名为昌、周武王取名为发。
据类似的东西来取名这叫“像”像孔子取名为丘。借用器物的名称来取名这叫“假”像宋昭公取名为杵臼。
据类似⽗亲之处来取名这叫“类”因为有类似于⽗亲的地方。人们取表字,是把名转成的它的同义词来取的,端木名赐取字叫子贡,宰名予取字叫子我。人们取姓是
据原来出生的情况来取的,取名则
据信、义、像、假、类这几种情况来取,取字则是把名转成同义词,幷不是
据口的幵合、发音的內外来取的。
据协调宮、商等五音的道理而产生的“五音术”有什么
据而值得采用呢?
【原文】
74·11古者有本姓,有氏姓。陶氏、田氏,事之氏姓也;上官氏、司马氏,吏之氏姓也;孟氏、仲氏,王⽗字之氏姓也。氏姓有三:事乎、吏乎、王⽗字乎。以本姓则用所生,以氏姓则用事、吏、王⽗字,用口张歙调姓之义何居?匈奴之俗,有名无姓、字,无与相调谐,自以寿命终,祸福何在?《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不知者,不知本姓也。夫妾必有⽗⺟家姓,然而必卜之者,⽗⺟姓转易失实,《礼》重取同姓,故必卜之。姓徒用口调谐姓族,则《礼》买妾何故卜之?
【注释】
本姓:古人的本姓和氏姓本来是有区别的。最早的“姓”反映⺟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同一个始祖⺟生下的子女及其后代就是一姓。同姓不能通婚。由于年代长久,子孙支系繁衍,为了区别同姓的贵族,又往往以封地、官职、爵号等来立“氏”实际上“氏”是一姓中的支系。秦汉以后,姓与氏的区别就不存在了。《礼记大传》郑注:“玄孙之子,姓别于⾼祖。五世而无服,姓世所由生。姓,正姓也,始祖为正姓,⾼祖为庶姓。”此正姓即本,庶姓即氏姓。
陶:制陶。《广韵》六豪:“陶姓,陶唐之后,今出丹。”田:管理大田。《广韵》一先:“田姓出北平,敬仲自陈适齐,后改田氏。”
上官:上官邑(舂秋时楚国邑名)的大夫。《广韵》二十六桓:“楚庄王少子为上官大夫,以上官为氏。”司马:古代官名,掌管兵事。《潜夫论·志氏姓篇》:“重黎氏。。其在周世为宣王大司马,其后失守,适晋为司马,迁自谓其后。”
孟氏、仲氏:《潜夫论·志氏姓篇》:“鲁之公族,有孟氏、仲孙氏。”王⽗字之氏姓: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字为氏。王⽗:祖⽗。《礼》:指《礼记》。引文见《曲礼上》:“取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取:通“娶”《⽩虎通德论·号》:“不取同姓何?法五行,异类乃相生也。”姓:据文意当作“如”
【译文】
古时侯姓有本姓,有氏姓。陶氏、田氏,是据职业制定的氏姓;上官氏、司马氏,是
据官职制定的氏姓;孟氏、仲氏,是
据他们祖⽗的字制定的氏姓。制定氏姓有三种情况:
据职业、
据官职、
据祖⽗的字。制定本姓则
据出生时的情况,制定氏姓则
据职业、官职和祖⽗的字,
据口的幵合协调姓的道理在哪里呢?匈奴的习俗,有名而没有姓、字,没有什么来与名调谐,照样活到老才死,祸福又表现在哪里呢?《礼记》说:“买妾不知道她的姓就用占卜求问她的姓。”所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她的本姓。妾必然有⽗⺟家的姓,然而一定要占卜她的姓,是妾的本
可能由于她被辗转变卖而不确实了,《礼记》上把娶同姓的女子看作是严重的事,所以必须占卜她是否与自己同姓。如果仅仅用发音来调谐姓族,那么《礼记》上为什么规定买妾要占卜她的本姓呢?
【原文】
74·12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也。⽔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衰耗。夫门之与堂何以异?五姓之门,各有五姓之堂,所向无宜何?门之掩地,不如堂庑,朝夕所处,于堂不于门。图吉凶者,宜皆以堂。如门人所出⼊,则戸亦宜然。
【注释】
商家:指姓属于商音的人家。如张、王、钱等姓。
徵家:指姓属于徵音的人家,如田、李等姓。
五姓:指按照宮、商、角、徵、羽五音来分类的姓。《唐书·吕才传》:“言五姓者,谓宮、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参见74·1注。庑(wǔ伍):堂屋周围的走廊。
戸:单扇门。这里指大门以外的旁门、房门。《说文》:“门,从二戸,象形,半门曰戸。”
【译文】
图宅术说:“姓属商音的人家门不宜朝南幵,姓属徵音的人家门不宜朝北幵。”这是因为“商”属“金”南方属火;“徵”属“火”北方属“⽔”⽔胜火,火克金,五行之气相互不协调,所以五姓的住宅,幵门各有合适的方向。谁家门向与姓氏适宜,就会富裕尊贵,吉祥昌盛;谁家门向与姓氏不适宜,就会贫穷低,衰弱破败。门与厅堂有什么不同呢?有五姓的门,就有五姓的厅堂,为什么厅堂的朝向没有适宜不适宜的问题呢?门所遮盖的地方,不如厅堂、走廊占的地方大,人朝夕居住的地方,在厅堂而不在门。用图宅术推断吉凶的人,应当都
据厅堂来推断树。如果说大门是人所出⼊的应该规定朝向,那么旁门也应该是这样才行。
【原文】
74·13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戸?”言戸不言门。五祀之祭,门与戸均。如当以门正所向,则戸何以不当与门相应乎?且今府廷之內,吏舍连属,门向有南北;长吏舍传,闾居有东西。长吏之姓,必有宮、商;诸吏之舍,必有徵、羽。安官迁徙,未必角姓门南向也;失位贬黜,未必商姓门北出也。或安官迁徙,或失位贬黜何?
【注释】
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五祀:说法不一,一般指祭门神、戸神、井神、灶神、中霤(宅神)。参见本书《祭意篇》。传:古代为使臣和过往官吏所设的住处。舍传:这里泛指长官的宿舍。闾(lǘ驴):里巷的大门,这里指“舍传”的门。
安官:官职稳定。迁徙:指官位提升。
角:据上文“徵家门不宜北向”应作“徵”
北:据上文“商家门不宜南向”应作“南”
【译文】
孔子说:“谁能够不经过屋门走出屋外去呢?”孔子只说屋门而不说大门。对五种神的祭祀中,门神与戸神是同样的。如果应该以大门来确定住房的方向,那么屋门为什么不该和大门相应用来确定方向呢?况且现在官府之內,员官的房屋一间接一间,门的朝向有南有北;长官的宿舍,门所处的方向有东有西。长官的姓,一定有属于宮音、商音的;一般官吏的宿舍,一定有姓属徵音、羽音的人居住。官职稳定官位提升,不一定是因为姓属于徵音的人门朝南幵;丢掉官职,被降职罢官,不一定是因为姓属商音的人门朝南幵。有的人官职稳定官位提升,有的人丢掉官职,被降职罢官是为什么呢?
【原文】
74·14姓有五音,人之质亦有五行。五音之家,商家不宜南向门,则人禀金之
者,可复不宜南向坐、南行步乎?一曰:五音之门,有五行之人,假令商姓口食五人,五人中各有五⾊,木人青,火人⾚,⽔人黑,金人⽩,土人⻩。五⾊之人,俱出南向之门,或凶或吉,寿命或短或长,凶而短者未必⾊⽩,吉而长者未必⾊⻩也,五行之家何以为决?南向之门,贼商姓家,其实如何?南方火也,使火气之祸,若火延燔径从南方来乎,则虽为北向门,犹之凶也。火气之祸,若夏⽇之热四方洽浃乎?则天地之间皆得其气,南向门家何以独凶?南方火者,火位南方。一曰:其气布在四方,非必南方独有火,四方无有也。犹⽔位在北方,四方犹有⽔也。火満天下,⽔辨四方,火或在人之南,或在人之北。谓火常在南方,是则东方可无金,西方可无木乎?
【注释】
质:指人从自然中承受的气质特
。有五行:指具有五行中的某一特征。一曰:以下是王充的驳斥。
口食:据本书《辩祟篇》“夫使食口十人居一宅之中”当作“食口”食口:指人口。五⾊:指人的不同的面部气⾊。
⾊⽩:按五行家的说法,⽩⾊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所以是凶。⾊⻩:按
五行家的说法,⻩⾊属土,南方属火,火生土,所以是吉。洽浃(qiàjiā恰加):周遍。
辨:通“遍”
【译文】
姓分属于五音,人的气质特征也具有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特。按照五音之家的说法,姓属商音的人家不适宜朝南方幵门,那么禀
属金的人,是否又不能朝南坐、朝南走呢?我要驳斥说:有姓属五音人家的门,就有具有五行特征的人,如果一个姓属商音的人家有五口人,五个人就有五种面部气⾊,禀木
的人脸⾊是青的,禀火
的人脸⾊是红的,禀⽔
的人脸⾊是黑的,禀金
的人脸⾊是⽩的,禀土
的人脸⾊是⻩的。有五种气⾊的人,都从朝南的门出来,有的遇凶有的遇吉,有的寿命短有的寿命长,遇凶而短命的不一定是脸⾊⽩的人,遇吉而长寿的不一定是脸⾊⻩的人,五行之家
据什么来作出判断呢?朝南幵的门,伤害姓属商音的人家,它的实真情况怎样呢?南方属火,如果火气造成的祸害,就像烈火曼延一样直接从南方来,那么即使是朝北幵的门,也同样要遭受凶祸,要说火气造成的祸害,就像夏天的热气一样遍及四方吗?那么天地之间都要受到热气之害,为什么唯独朝南幵门的人家遭凶害呢?南方属于火,是因为火位在南方。驳斥说:夏天的热气分布在四方,未必仅仅南方才有火,四方就没有火。如同⽔位在北方,四方仍然有⽔一样。火布満天下,⽔流遍四方,火有时在人的南面,有时在人的北面。如果说火经常在南方,照北说来东方可以说没有金,西方可以说没有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