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兄弟连
战时训练才叫从难从严,设置的科目都与平时不一样。应用

击居然要打掉人头靶、

环靶、半⾝靶、机

靶、跑步靶等十个目标,而且十个目标的距离事先也不告诉,让我们在跑动过程中迅速装定表尺分划,目标都是突然出现,显示五秒即消失,如果连目标都没有发现,就谈不上

击和命中了。
尽管科目如此之难,我还是帮了铁哥们林小天一把,确切的说是我们配合共同完成了科目。

击每两人一组,跑动距离估计有一千米,为了帮林小天,我主动要求跟他一组。
我们一前一后出发,他负责给我换弹匣,最主要的是帮我发现目标。别说,这小子还真管用,那双“⾊盲眼”不光⾊


的,发现目标总是比我快一秒左右,可别小看这一秒钟啊,上了场战可是零点一秒定生死,可惜他

法实在不行,否则定是个快

手。
我们一路搜索前进,每到出现目标,都是林小天先发现并大声招呼。
“左侧二百五十米,

环靶,定表尺三瞄下八环”这小子不光能发现目标还迅速准确的判断出目标距离并快速计算出弹道⾼,把表尺和瞄准点一块都报出来。
“你就喊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得了,其他瞄准点什么的你别管,我不换表尺了,常用表尺(表尺三)打到底。”我气

嘘嘘的提醒他。
“右前方一百五十米半⾝靶”
“哒哒、哒哒”他的声音未落,我已经立姿短停顿打出两个点

。
就这么一路跑下去,每次出现目标都是两个点

,其中一个点

是帮林小天打的。
第一次配合就天⾐无

,比单个人

击效率还⾼,我们很快打掉了十个目标,夺得应用

击的并列第一。
接着又考了单兵战术动作,当然是我的強项,又拿了个第四,林小天第六。
其他几个科目虽然不是我们的強项,可也一直保持中上游⽔平,本校的和别的陆校弟兄也不是吃⼲饭的,当然各有绝活各有千秋,比到最后还属“国中的‘西点’”厉害,我们学院在七所陆院中成绩总评第一,当然在全军几十所参战实习院校中军事素质更是名列第一,当然谁也没有评分,都是我们的带队⼲部

据各项成绩自己评出来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面就看我们能否在实真的战争中

出合格的答卷了。
队部的政治部主任和副参谋长看完比武,连说了几个“没想到”没想到这些毕业学员有如此⾼的军事技能,没想到这些学员场战适应能力如此之強,没想到这些人积极请战的热情如此之⾼。人家也没光顾着唱颂歌也指出了很多不⾜,还特地指出,比武不是目的,目的是检验同志们的备战状态。
“可以肯定的说,你们具备了参战的基本条件,回去待命,马上就会分配到各参战队部随时准备参加实战。”主任最后做了总结

发言。
其实哥们儿很清楚,战前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准备,那些⼊伍没几天的新兵做好准备了吗?那些⼲部有很多都是战士提⼲,有的甚至看不懂地图,难道就做好准备了吗?那些指挥通信设施、后勤技术还有各种装备的保障都到位了吗?战前都能保证完好率和出动率吗?我觉得未必,敌人不会等我们做好准备再来进攻,战争不会等我们准备得四平八稳才开始,人和武器装备一样都需要在战争实践中不断的磨合,逐步的积累经验,逐步的形成战斗力。由此我也想到二千多年的孙子所提出的备战思想是何等的重要,我们的先人真有先进之明,遥远的古代就能总结出适用现代的战争法则。
我和林小天一起被分到战争年代被授予“飞夺泸定英雄连”的某部“红一连”当见习排长。
说是见习排长,实际连班长都没当上。不过,这不算什么,咱们庒

也没想当个小官,能当个战斗员已经很満⾜了,能近距离的接触到可爱的战士们让我和林小天感到奋兴。尽管马上要打仗,尽管心里突突的害怕,可军人的职责,从军习武的梦想和亲眼见到的英雄壮举支持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我们可不想让人家笑话,还是哥们儿那句名言“保定城不只产汉奷,也产穆童、林小天。”
那些战士们更感到奋兴,他们非常


我和林小天两个“⽩话蛋”的加盟。说实话,自从走上场战,我们这一特长还基本没怎么发挥过,不光把自己憋的够呛,带队的⼲部也觉得庒抑,区队长就多次跟我们讲,让我们多说些话,带动带情动绪,别闷了吧叽的哭丧着脸,跟谁他妈欠你们钱似的。
我们从战士久违的开心的笑声中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没把咱哥两当外人,他们瞪大了双眼盯着我和林小天在那満嘴冒沫的⽩话,在他们眼里那不是一般普通的瞎⽩话,那⽩话的可都是⾼深的知识。
可不要小看这些比我们小四五岁的战士,战争让他们成

得象个大人,也可能是得到了他们连队首长的什么旨意,每次外出执行任务,他们都走在我和林小天的前头为我们探路,生怕我们踩着地雷什么的。遇到敌情,也是先把我们拦在⾝后。用他们的话讲“家国培养一个大生学不容易,可别跟我们一样,你们可得好好活着,将来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
天啊,我们跑到流⾎牺牲的场战上装

巴大爷来了,那可不成,哥们儿立马用课堂大闹龙教员的经典告诉弟兄们,大生学和弟兄们是平等的,没有尊卑,没有贵

,我们都是家国的主人,都是“王者之尊”我们要“‘位尊’更不忘忧国”林小天说的更通俗“咱们都是男人,都一个

巴两卵子,谁也不比谁多啥。。。”
也许是我们没有⼲部架子,也许是我们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反正不长时间我们就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彼此混得跟亲兄弟一样。
本来也是如此,战争让仇恨聚集,让仇恨放大,但战争同样能把友情凝结,把友情浓缩,那可是⾎⾁相连的战友之情。那种体会真的太深刻了,我们一同实习的学员分散到不同的团队、连队,驻地离的都很远,每次场战相遇,那可真是跟电影上演的一样,相互搂抱在一起,彼此都不说一句话,那个时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的,只有⾝上的⾎⽔汗⽔浸粘在一起才是最实真的。若⼲年后,我们那些一起参过战的战友不管天南地北,国內的国外的,家住的多远,不管⾝居何职,不管离没离开队部,不管有多么大的事,除非当天爹死娘嫁人,否则只要一个电话就会全部到场,端起酒杯,就象在猫耳洞里用饭盒、⽔壶、铁茶缸痛饮一样,立马连⼲三缸,然后就是搂抱一处,还是没多少话,只有往嘴里倒的酒才是最实真的。
m.Ude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