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说“按中国惯例”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什么什么要“与际国接轨”什么什么是“际国惯例”似乎一“与际国接轨”一遵从“际国惯例”才是最最现代、最最先进、最最时尚的。但是,不顾国情的“与际国接轨”不尊重实际的“际国惯例”究竟是最现代、最先进、最时尚,还是纯粹忽悠人,这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某共公产品要涨价了,最堂皇的理由就是“与际国接轨”即使按照所谓的“际国惯例”进行了“听证”那价格也绝对是要“与际国接轨”的,——涨价没商量。还有某某服务要收费了,其最強悍的理由就是按照“际国惯例”当真正有人举证某“际国惯例”并不收费时,而这项服务却继续按照“际国惯例”收着费。因此我说,这些所谓的“与际国接轨”、所谓的“际国惯例”纯粹就是少数垄断集团滥涨价、

收费的幌子!
再说,动辄用所谓的“际国惯例”为由糊弄人,是不是也太没道理了?
据说,按照“际国惯例”外

场合都是要穿黑⾊服饰的,但⽑泽东却

本不信这一套。据有关文章介绍,1956年,⽑泽东在南中海勤政殿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罗瑞卿看到他穿一双棕⾊⽪鞋便说:“主席,你还是换一双黑的吧。”“为什么?”“按照际国惯例…”“为什么要按际国惯例呢?”⽑泽东打断罗瑞卿的话“我们国中人要按国中的惯例穿!”
还有一次,某国导领人来访,外

部礼宾司为⽑泽东又制作了一套黑⾊中山装,让⽑泽东试穿。⽑泽东却非常厌恶这套黑⾊服装,坚决地说:“为什么又做黑⾊的?我不穿!”工作人员解释,外

部礼宾司规定,按照际国惯例应该穿黑⾊的…⽑泽东大声说:“为什么听外国人的?我是国中人,按国中习惯穿。谁做黑⾊的谁穿,反正我是不穿!”所以我们看到的⽑泽东形象,多数时候都是穿的灰⾊或其他颜⾊服装,即使接待外宾,也没有遵从什么“际国惯例”穿黑⾊服装。
为什么不按照际国惯例?⽑泽东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听外国人的?我是国中人,就按国中人的习惯穿!
那些动辄用所谓的“际国惯例”来忽悠人的人想过没有,所谓的“际国惯例”其实大多是強权政治影响的结果。英语基本成为一种际国语言,是因为有英美这些发达家国和超级大国对世界的大巨影响;西装成为“际国制服”也是与西方家国实施殖民统治、強力推行他们的民族影响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动辄要遵从“际国惯例”实际是一种十⾜的奴

表现。
我并不排斥外来文化,也不拒绝接受现代文明。但有些事动辄用“与际国接轨”、“际国惯例”来说事,是非常令人反感的。什么都与“际国接轨”了,什么都按“际国惯例”行事了,那国中还是国中吗?
其实,动不动打着“与际国接轨”、“际国惯例”的旗号,是极不自信的表现。连一些十分落后的洲非、东南亚小国和阿拉伯家国,都有自己的“国服”而有着几千年文明、占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却没有自己的“国服”是不是让国中人很没面子?那些爱用所谓的“际国惯例”来说事的,有没有想过,按照“际国惯例”一个家国、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鲜明特⾊的“国服”?
有些人爱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际国的”但一落到实处,那“越是民族的”就没影了,只剩下“越是际国”的了。我就想不通,难道在脖子上系一条


带就算“与际国接轨”了?
我非常盼望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际国舞台上理直气壮地对外国人说:“按照国中惯例,…”
M.UdENgXs.coM